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,球员留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,前国脚、现足球经纪人孙继海与另一位留洋名宿杨晨在一次访谈中,针对当下年轻球员对留洋态度的变化发表了JJB竞技宝看法,两人回顾了自己当年的留洋经历,并与当下球员的心态进行了对比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孙继海和杨晨是中国足球留洋的先行者,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,两人分别登陆英格兰和德国联赛,成为中国球员在欧洲足坛的代表,谈及当年的留洋动机,孙继海坦言:“那时候出国踢球,首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国内足球环境和经济条件有限,出国不仅能提升水平,还能改善家庭生活。”杨晨也补充道:“当时欧洲俱乐部的训练设施、医疗保障和薪资水平都远高于国内,我们觉得那是职业球员的理想归宿。”
时过境迁,如今的中国年轻球员对留洋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,孙继海透露,近年来他作为经纪人曾尝试推动几名年轻球员出国发展,但不少人最终因为“国外条件差”而放弃。“有些球员甚至抱怨训练基地偏远、饮食不习惯,或者语言障碍太大,觉得不如在国内舒服。”杨晨对此感慨:“现在的球员更看重眼前的舒适度,而忽略了留洋对职业生涯的长远价值。”
孙继海和杨晨的观察并非孤例,近年来,随着中超联赛的“金元时代”崛起,国内球员的薪资水平一度飙升至世界前列,甚至超过部分欧洲二线联赛,国内俱乐部的硬件设施也大幅提升,五星级训练基地、高规格医疗保障成为标配,这种反差让许多年轻球员对留洋失去了动力。
“国内现在条件太好了,球员们住的是豪华公寓,训练基地堪比五星级酒店,出国反而要面对更艰苦的环境。”孙继海分析道,“但问题在于,足球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硬件条件,欧洲足球的竞争强度、战术理念和青训体系,依然是国内无法比拟的。”
杨晨则以自己的经历为例:“我在德国踢球时,冬天零下十几度也要训练,饮食也得适应,但这些困难让我变得更职业,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足球文化。”
尽管当下球员对留洋的态度趋于保守,但孙继海和杨晨依然认为,出国踢球对球员的成长至关重要。“留洋不仅仅是踢球,更是一种人生历练。”孙继海说,“你要学会独立生活,适应不同文化,面对激烈竞争,这些经历会让球员更成熟,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心理素质。”
杨晨则强调,留洋是提升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必经之路。“日本、韩国的球员为什么能站稳欧洲?因为他们从小就有留洋的意识和准备,如果我们总是因为‘条件差’就退缩,中国足球与国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”
面对年轻球员的“挑剔”,孙继海建议俱乐部和足协在推动留洋时采取更灵活的方式。“比如可以先从欧洲二线联赛或梯队开始,让球员逐步适应,也要加强心理辅导,帮助他们克服文化冲击。”
杨晨则呼吁球员转变心态:“职业足球的本质是竞争和挑战,如果只追求舒适,很难成为顶尖球员,年轻一代需要找回我们当年的那种拼搏精神。”
从孙继海、杨晨的留洋时代到今天,中国足球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留洋的核心价值——提升水平、开阔视野、锤炼意志——始终未变,如何在舒适与挑战之间找到平衡,将成为未来中国球员留洋的关键课题,或许,只有那些敢于走出舒适区的球员,才能真正带领中国足球走向更高的舞台。
评论